电话:0718-8465488
关闭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人才报告

提高就业质量 阔步迈向小康

来源:恩施晚报 时间:2013-08-09 作者:xr0718 浏览量:

党的十八大提出,到2020年,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。建成小康社会,城镇化是基本路径。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,解决新增城镇人口的就业问题是首要问题。
建州30年来,全州社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,就业与再就业形势日趋良好,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前提和基础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,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,我州如何扩大就业与促进再就业?存在和需要解决的就业问题有哪些?如何化解就业难?近10年来取得了哪些成就?为此,记者对州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、国家职业指导师杨盛僚进行了专访。
10年就业成效显著
“我州已经顺利度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带来的冲击。”杨盛僚说,经过近10年的努力,我州已基本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、农民工返乡、新生劳动力就业的问题,保持了全州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。
据统计,我州常年外出务工群体约为85万人,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,导致沿海等发达地区出口导向性企业萎缩甚至停产,大批民工返乡,2009年春节前后,我州返乡民工高达23万人。大量农民工返乡“回流”,导致我州就业形势突然变得严峻起来。
如何缓解就业矛盾,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?州劳动就业局通过多方努力,尽可能多增加本地企业的就业岗位,并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,从而缓解就业压力。
这只是近10年来我州就业工作的一个阶段性工作。10年来,我州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战略,把下岗失业人员、高校毕业生、返乡进城的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,同时实施各种技能培训,扶持创业带就业,统筹城乡就业,提高公共服务效能,全州就业工作成绩显著。10年来,全州新增城镇就业34.3089万人(截至2013年3月),解决了5.8万名下岗失业人员、2.5万名大中专毕业生、3.5万名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,开展各种培训43万人次,扶持创业企业340户,扶持创业个人1.7万人,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近5亿元,共带动6.3万人就业。“10年来的劳动就业工作,不仅为政府解了忧,为百姓解了难,也为全州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。”杨盛僚说。
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制订的小康指标体系到2020年,城镇失业率标准值为小于或等于6%。目前,我国尚未公开发布和采用国际通行的调查失业率指标,就业部门有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统计。杨盛僚说:“去年12月,我州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.1%,若以城镇登记失业率作为城镇失业率的考核指标,目前我州的指标值符合小康目标值。”
创业带就业成为趋势
据统计,我州2012年户籍人口为403.25万人,常驻人口330.58万人,城镇人口114.22万人,城镇化率34.55%,城镇需就业人口62.82万人(按总人口的55%推算,其中不含劳动年龄内的学生和其他无就业能力人员,以下推算方式相同),按4.1%的失业率计算,城镇失业人员为2.58万人,城镇就业人员为60.24万人。
若按到2020年,全州常驻人口达到350万人,城镇化率达到小康目标要求的60%计算,则我州届时城镇人口应达到210万人,城镇需就业人员将达到115.5万人,按失业率6%计算,失业人员不得超过6.93万人,全州城镇就业人员应达108.57万人。
根据以上基数和预计数据测算,要在2020年使城镇就业与城镇人口相适应,按城镇失业率指标控制在6%,则8年中需增加城镇就业岗位48.33万个,每年需递增就业岗位6.04万个。按我州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与结构计算,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为3.5万个左右,年需再增就业岗位2.54万个。
如何缓解供求不平衡带来的就业压力?杨盛僚认为,要通过国家、政府出台新的积极的就业政策,多增加就业岗位,坚持对外劳务和人才的输出。更重要的是,要大力支持和鼓励创业,促进就业,重点扶持有创业能力和愿望的高校毕业生、返乡农民工、城镇失业人员等创办小微企业,通过创业实现和带动就业,政府通过提供创业培训、创业指导、税费减免、创业奖励、场租补贴、小额贷款担保等方式扶持创业者,年新增创业主体不低于1万个,带动就业不低于5万人。“创业在全州已成为一种趋势,创业可有效带动就业。”杨盛僚介绍,仅2012年,全州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就达3848人,贷款金额22733万元,累计创业带动就业21922人。近10年来,我州通过创业培训、小额担保贷款等渠道鼓励扶持了一大批创业者,这些创业者中的很大一部分人目前已扩大创业规模,企业蒸蒸日上,日子越来越好,带动了一方发展。
多渠道就业缓解矛盾
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,就业是民生之本,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,并将就业更加充分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。具体来说,就是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各项目标,特别是城镇就业目标。
“2020年要在我州实现与城镇化水平相当的城镇就业,面临着新增城镇就业总量大、城镇就业岗位严重不足、就业质量不高、就业失业登记及统计手段需要改进等诸多问题,任务十分艰巨。”杨盛僚坦言,“虽然困难重重,但只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劳动者自主就业、市场调节就业、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就业方针,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,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,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,小康目标就一定会实现。”
这一宏伟目标需要通过哪些切实可行的途径来加以实现?杨盛僚认为:
在城镇化进程中,要加快二、三产业的发展,特别是促使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劳动密集型和服务型企业加快发展,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及中小企业,使经济发展速度和结构基本适应城镇化对就业岗位的需求,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不低于6万个。必须把财政支持、就业援助、税费减免等创业扶持政策落到实处,把社保补贴、培训补贴、公益性岗位安置、免费职业介绍、免费技能培训等就业政策落到实处。
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、农村转移劳动力、城镇困难就业人员、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。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,扶持和援助困难人员就业,年援助和帮扶重点就业群体就业不低于1万人。
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,提升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,充分发挥企业及职业培训机构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,广泛开展岗前培训、在岗培训、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、城镇困难就业人员培训等多种形式和对象的职业培训,落实培训补贴,增强培训对象和培训单位的培训积极性,全州各级部门年开展技能培训不少于5万人次。
全方位保障就业奔小康
“建立健全以县市为骨干、以乡镇为基础、以社区和村为分支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,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,加快以乡镇、社区为基础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信息网络建设,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。继续坚持就近就地转移与对外劳务输出‘两条腿’走路的途径,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不少于5万人。”杨盛僚介绍,到目前,全州县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已达到国家规定标准。
企业要增加劳动报酬,健全社会保险,提高职工福利,改善劳动条件,增强稳定就业,提高就业质量。杨盛僚说,要发挥失业保险在救济失业和促进就业中的作用,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与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,通过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岗位补贴、社保补贴、培训和转岗补贴等政策,鼓励企业减少裁员,稳定就业岗位,将失业率指标控制在4%左右。
《劳动合同法》、《就业促进法》颁布以来,我州积极贯彻实施,制订和落实劳动标准,督促企业合理制订劳动定额和严格执行工时制度,依法休息休假,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,实现了劳动合同全覆盖,并推动工资集体协商,发挥了政府、工会、企业三方协调机制的作用。
同时,劳动保障部门加强监察,严格查处严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。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,对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和纠纷,坚持预防、调解为主。对劳动争议案件,及时公正地处理,构建起了和谐的劳动关系。
“虽然任务十分艰巨,但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,相信在州委、州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正确领导下,在全州人民的努力下,在全社会的支持下,会逐步化解就业难。”杨盛僚说,就业形势安好,我州奔小康就指日可待。

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
相关推荐
暂无相关推荐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Copyright @ 2022 恩施人才网-恩才网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16001575号 鄂公安备42280102000454号

地址:民族路25号302号 EMAIL:605210222@qq.com

ICP经营许可证:鄂B2-20210109 人力资源证: 恩市人社许﹝2020﹞27号

Powered by 恩施人才网

用微信扫一扫